《人世间》一场苦难

      看完电视剧《人世间》已经有一段日子了,最近实在太忙,刚刚有空整理了一下思绪。时间没有冲淡我的记忆,反而对电视剧的某些场景印象更加深刻。

      先说结论,《人世间》可以算是好剧,但是只能算三分之二好。

     时光过去四十年,我们的严肃文学依旧在说那个不可说的年代。那个无法言说的十年,和九十年代的下岗潮,构成了当下严肃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好不容易有一部严肃文学改编的电视剧,依旧只讲了这几十年。这是本剧的第一大遗憾。

       讲述那个年代的优秀作家太多了,本剧的剧情安排算不上最好。甚至有很多不合理之处。比如,秉昆入狱以后,哥哥姐姐不说给安排工作吧,至少能帮助郑娟开个小店?就那么隔三差五的送钱?秉昆接触的可都是高干,在这个时候集体隐形了。光明这个人物在后边彻底消失了,这应该算作叙事上的失败吧——人物莫名不见。这是本剧的第二大遗憾。

       既然本剧问题多多,为什么还能算作好剧呢?那是因为本剧在人物的塑造上非常的成功。周家一家人,老两口,周秉昆,周蓉,周秉义,郑娟,还有周秉昆的发小们都塑造的非常成功。尤其是老头,老太太,简直是全剧的高光人物。即使是在后三分之一处剧情如此不合理的情况下,这几个人物都没有崩,这一点,在近些年的国产剧中非常难得。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觉得与国产剧的制作有很大的关系。近些年的国产剧,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来自于网络小说。网络小说和严肃文学可以说要求完全不一样。

      严肃文学更在意人物的立体,能看到人性的幽微和复杂。而网文不是,网文要做的就是主角要让读者喜欢。

        拿《人世间》里面的骆士宾来说,在网文里,这个人物绝对不会以一种成功者的形象出现:读者会骂死你。如果一个强奸犯可以成为富豪,那这部小说一定赚不到什么钱,可能在编辑的手里就消失了。这是因为网文首先考虑的是读者是不是喜欢这个人物,那么就必须要求这个人物身上需要一点非黑即白的特质,有点坏又坏的不够彻底的,有点好但是好的不够纯粹的人物,写出来风险很高,久而久之,这样的人物就消失掉了。

      严肃文学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担忧。他可以在创作上精心的打磨,把人性中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令人讨厌却又无法否认的幽暗部分着力发挥。骆士宾就是拥有这种特质,他绝对不是好人,但是财富又让他拥有了很多的支配权,成了很多人眼中的成功人士,所以他人五人六,和剧中一起承受苦难的人们好像一点也不一样。但其实仔细想想这个人物也有些悲哀,一辈子想要儿子,却不能通过婚姻生育,找到自己以前不要的儿子,儿子也英年早逝。他其实,并没有实现自己的一点点期待,也在承受苦难。当然,他活该。

       这么说吧,严肃文学写的是人性,而网文写的是人的期待,而且是必须实现的期待。人性总会让人失望,期待一定会落空,这些,在网文世界里面不能实现,但是真实世界常常发生。正是因为能够看到人的这种特质,塑造了很成功的人物,所以本剧能够成为一部瑕不掩瑜的好剧。

      至于本剧想说什么,想表达什么,这就见仁见智了,我个人觉得,人生本来就是一场结局注定的悲剧,从生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知道我们一定会走向死亡,在这中间,我们要承受很多的苦难,直到生命的尽头。当然,苦难不值得被记得,我们要享受的是在苦难中的那些温馨和快乐。这大概就是《人世间》,苦多乐少,代代相传,却永不能放弃希望。

评论 ( 1 )
热度 ( 8 )
  1. 共1人收藏了此图片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mijin.x | Powered by LOFTER